会计中的"计提坏帐准备金"是什么意思啊?最好能有实例解释,谢谢大家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3:28:33

坏账准备是为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作的准备金。在还未实际发生坏账时,先预计可能发生坏账的数额,并计提出来,这样做可以使应收款项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可收回的数额,避免虚增企业利润的情况发生。例如,某企业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元,预计其中的600元无法收回,这时就应该计提坏账准备,即: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坏账准备 600
这样一来,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收账款的净额为20000-600=19400元,更加接近实际可能收回的数额,同时将这600元计入管理费用,不会虚增企业的利润。当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续上例,该企业某日得知有200元应收账款确已不能收回,则:
借:坏账准备(冲减坏账准备) 200
贷:应收账款(转销应收款项) 200

坏账是指已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已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不可能产生现金流,其已不符合资产定义,故应将其及时从资产中剔除,转作损失、费用处理掉。否则有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坏帐准备金是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制定的。在未来可预计的期间里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现在的期间里逐步确认。
比如说,你有一笔100万的应收款,由于某些原因,该款项可能无法收回,那么,开始计提坏帐准备金。这样该款项净额就呈现逐年递减的情况。这样更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如果不计提,那么,在某一会计期间里,该应收款项如果全额确认不能收回,那么将极大的影响企业会计利润。所以要求按照一定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计入费用。